《2010太空漫遊》

看過了震撼人心的《2001太空漫遊》,當然不能不繼續觀看後續故事。太空漫遊系列一共有四部,這次我讀的作品,就是也曾搬上過大銀幕的第二部曲。

以下的故事撮要轉載至維基百科:

故事開始於2010年,在2000年的擔任木星任務的主持佛洛伊德博士因木星任務的失敗,已經辭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工作,轉投擔任夏威夷大學的校長。在一次學術會議中,佛洛伊德博士與好友兼競敵俄國科學家莫依斯維加博士見面,見面當中,莫依斯維加博士透露因當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計算失誤,被太空人鮑曼棄置在木星衛星軌道的發現號,即將墜落在木星的其中一顆衛星伊奧上,雖然發現號被棄置在軌道上,但部分木星任務的資料仍然寄存在超級電腦哈兒的硬碟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不希望有關的重要資料毀滅,但美國並沒有即時可以出發的太空船,於是與俄國合作,由俄國的太空船里奧諾夫號接載包括佛洛伊德博士在內的三名美國科學家,完成拯救發現號的任務。

在前往木星的旅途中,三名美國科學家一直處於冬眠狀態中。不過,負責主要任務的佛洛伊德博士被提早解除冬眠狀態,因為在接近木星前,突然出現中國製造的太空船錢學森號(以中國航太奠基人錢學森命名)。中國人直接在太空站組裝太空船,令美俄等國家均蒙在鼓裡。錢學森號越過發現號降落在木星衛星木衛二上,美俄兩國對中國急速發展的太空技術感到驚訝,於是一直追蹤錢學森號的位置,直至錢學森號消失在木星的背日面。當錢學森號再次出現在向日面時,里奧諾夫號收到的卻是錢學森號最後發出的求救訊息,錢學森號降落在木衛二的大渠道旁,但原來該地已經孕育出生物,一種向光植物從大渠道中爬出,緩緩邁向發出強光的錢學森號,結果整架太空船被破壞,錢學森號上的人員全部罹難。

雖然面對錢學森號事件,里奧諾夫號仍需繼續任務里奧諾夫號終於來到伊奧的軌道上,發現號已經逐漸墜落到伊奧上,拯救發現號越來越急不容緩,美俄兩國的科學家合作,進入發現號修理發現號的系統,使發現號能重新啟動。儘管發現號能發動,但他們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超級電腦哈兒,在第一次木星任務中,哈兒殺死了三名處於冬眠狀態的太空人及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普爾,又拒絕讓鮑曼進入太空船內,但哈兒的主設計師錢德拉博士堅持哈兒只是自我形識太強,導致程式衝突,只要重新設定便能解決問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批准重新啟動哈兒,佛洛伊德博士對此並不放心,於是將斷路器安裝在哈兒上,以防萬一。

拯救發現號成功後,里奧諾夫號的另一個任務是繼續調查TMA-2,里奧諾夫號派出發現號上謹存的分離艙妮娜號作無人探測,妮娜號圍繞了TMA-2一周,儘管妮娜號推進器的氣流已經接觸到TMA-2,但TMA-2依然不為所動。與此同時,在第一次木星任務中,被TMA-2吸入無盡宇宙中的鮑曼,被塑成一種新的、不朽的個體,被稱為星童。鮑曼成為星童後,首先回到地球,引爆漂浮在地球軌道上的核彈,再見過母親最後一面及舊情人後,就受到外星生物的控制,去木星的其中幾個衛星,包括伊奧、歐羅巴及卡利斯多等視察。

還有21天,里奧諾夫號就會離開木星的軌道,出發回到地球,但鮑曼突然透過哈兒出現在佛洛伊德博士值夜班的一個晚上,並警告里奧諾夫號必須在15天內離開。對於沒有科學實證的說話,俄國人並不相信,因此不准許里奧諾夫號提早回程,不過卻准許眾人計算回程的軌道及燃料消耗。直至15天期限的前夕,地球方面從鮑曼的舊情人證實鮑曼的確以某種形式生存,加上木星上的TMA-2突然消失,後來又突破出現,並且數目多到覆蓋半個木星,俄國人才准許提早回程,但發現號需作為提早回程的額外推進器,再次被棄置在太空中,在回程中,被TMA-2覆蓋的木星發生大爆炸。

爆炸之中,發現號被吞噬,其中的哈兒在毀滅前在鮑曼的指示下發出了一則訊號,內容為:「所有木衛都去得,除歐羅巴。」

在數百年後,木星成為了另一個太陽,木星的衛星上亦開始孕育出智人生命體。


在觀看本作時,我第一個感覺就是,《2001太空漫遊》不愧是KubrickClarke共同完成的傑作,為了尊重同事的付出,以及考慮到真實性,Clarke在本作中把故事的舞台由土星搬到木星。這個改動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可能是舉足輕重的,然而對我這種天文白癡而言,搬到哪個星球都一樣,反正這並不會對故事的連續性有很大影響,又或是把第一部、第二部當成平行時空也無不可。此外,前作中FrankHAL所殺的過程也有所更動,本作中那段劇情相對地更吻合於電影版的情節,也成為了最終部曲的關鍵。

在本作中,主角寶座由Floyd穩坐,這次他親自出馬,去會一會傳說中的老大哥。相比起前作,這次Floyd的個性刻劃得鮮明多了。這次他沒有遇到如前作David的驚險生死一發間,卻是目擊著更加神幻的事件,當中他又懷疑到深信不異的轉變,令人印象深刻。

前作的主角,David Bowman,即是現在的新生命體Star Child,亦在本作中再次登場。縱使他已脫離了肉體的束縛,不再是能力有限的區區人類,但他仍保留著人類的情感,就算擔當著更高等生命體的信差,仍然會偷空探望母親、見見前女友。在本作中,他有更多戲份展現他新得來的能力,更使人驚歎其「改造者」的能力。然而,相比起本作的最高潮,David的能力只是小菜一碟。

同樣身為前作中的「主角」,HAL 9000被製造者Chandra「復活」,之後知道HAL所作所為的Floyd一直提防著HAL會再次叛變,結果是HAL被「洗腦」之後,一直安份守己,更成為太空旅途中的得力助手。由此可看出作者是很偏愛HAL的,在第一部曲擔任反派後,它能夠再次登場,更得到與Bowman一樣的待遇,實在是作者對這個能幹的人工智慧之寵愛。此外,作者在書中,不厭其煩的再次交待HALIBM沒有半點關係,但我相信IBM是怎樣都不會認同的,還是會繼續「認親認戚」。

相比起前作的隱晦,本作更加大膽地正面描寫關於超科學的奇幻事件。在本作中首次出現外星生物,雖然只是經張博士的口作出形容,但也是外星生物的首次出現。要談到最令人瞠目結舌的,當然是「他們」用上數以萬計的黑色石板把木星一下子改造成新的恆星——太隗。從此地球上就能看到兩個太陽了。這個想法實在是相當大膽創新,當然愚昧如我是不會也沒有能力考究這個轉變的可能性,但單就故事性而言,光想想就覺得震撼。

又再次與前作比較,本作較首部曲更熱鬧。前作是一部較「靜」的作品,在作品中出場的人物不多,人物對白、互動相對較少;本作登場人物是前作的數倍,角色的交流頻繁,舞台也不停在太空及地球上切換,相對趣鬧。此外,本作還加入了「競爭」元素,先是美國與蘇聯比賽要快一步回收「老大哥」,卻冷不防殺出個第三勢力——中國,後者更出乎意料的先抵達木星圈,使得美蘇不得不聯手合作。這裡的政治寓意也不用多談了,倒是作者對中國太空科技的發展有如此樂觀的遠見,實在使我佩服。話說作者對於科技和政治都有一套看法,真的不簡單。

當然,Clarke既想寫成四部曲,所有東西都不能寫得太平白,無論如何也要留下讓讀者又愛又恨的伏筆。本作中繼續留下了相當數量的謎團,例如把木星改造成太隗的原因何在?人類為甚麼不能去歐羅巴?高等生命體把Hal帶走是為了甚麼?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小說中,我們會找得到答案。而觀看完本作後,我對Clarke有很大的信心,相信他必能再次給予我又一個驚喜。

總括而言,本作身為經典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續作,的確是接續著前作的寫實科幻風格,然而整體感覺又與前作有若干不同,真可謂是平行時空作品。然而,由於第一部曲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實在太過出色,顯得本作的知名度不如第一部曲,這也是珠玉在前的副作用。不過,我還是看得很過癮,也十分期待觀賞接下來的第三部曲:《2061太空漫遊》。


90分。

留言

熱門文章